20
2018
-
08
原料狂漲,工廠關?!湎磉呥€能供貨的化工人
作者:
最近這幾年,化工行業可謂愈發難做了,行情向好,多種原料的進貨價嗖嗖地往上漲,除此之外,廠房租金和運費也在往上飄,壓力山大啊。曾有人這樣形容化工人的日常生活:當有顧客來詢單時像打了雞血一樣,當被客戶信任時,高興得跟瘋子一樣,得不到理解認可時失落得像孩子被罵一樣。
化工人天天24小時在線,經常流傳一些打油詩,來自嘲化工行業的艱辛:作為一名化工人,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
不管是價格暴漲毫無道理可講也好,還是吐槽下單采購的客戶越來越少也好,終究體現出的是化工市場越來越難了,有業內人士總結了當前化工企業的困境如下:
一:化企限期搬遷
近段時間,多省市陸續發布了化工企業限期搬遷改造文件,當環保風暴遇上搬遷風暴,進入化工園區即將成為化工行業的新門檻。
文件要求,到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企業安全和環境風險大幅降低。其中: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2018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業和特大型企業2020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進入園區了,未必就能一勞永逸了,對化工園區的整治已經提上日程了。山東作為化工大省,在化工園區整治上也走得最遠。在全國率先發布《山東省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山東省專業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在原有199家園區的基礎上,全省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總量分別控制在75家以內、10家以內,降幅達到57%!
二:中小企被淘汰關停
環保風暴淘汰掉了一批小型化工廠,環保設施不符合規范的工廠。當被檢查到處罰的時候,是要按日計罰的,其罰單動輒幾百萬,可能就相當于工廠最近一兩年的凈利潤,可以說這兩年是白干了。
加上大部分中小企業產品比較單一,市場定價議價能力不強,還有“貿易戰”,多種因素疊加下,中小企業關停倒閉或會增多。
三:中小企獲得化工項目投資越來越難
日前,山東省確定了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450個,總投資1.8萬億元。高端化工類項目共計35個,包括煙臺萬華尼龍12項目;南山乙烷綜合利用項目;華魯恒升年產150萬噸綠色化工新材料項目,總投資2992億元。在這些審批的項目中,有一個特點,主導項目的更多是像萬華化學、華魯恒升、山東金誠石化集團等大型化工上市企業,很難見到中小化企身影。
昔日的化工重地,如山東、江蘇、廣東,似乎越來越少看到新化工項目的落成,也越來越少有化工項目的投資。一些發達地區投資一個化工項目無比艱難,可這些地區都是化工產品需要的重要市場!如廣東的順德,素有“涂料之鄉”的美譽,周邊集中了大量的下游客戶,例如美的、格力、廣州本田汽車等等。
四:中小化企拿不到貸款
一般企業貸款的利率為7.8%,但很多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對于中小型化企而言,一般貸款只能以廠房、設備等作為質押獲得銀行的貸款,但即便是這樣,還有很多中小化企拿不到貸款。
五:巨頭“話語權”日漸增大
從2015年初開始,全球化工業巨頭的兼并重組從未聽過,這其中不乏陶氏與杜邦合并這種驚天并購案。近日,醞釀了2年之久,中國化工集團(簡稱“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簡稱“中化”)將要合并重組的消息也已經“撥開云霧見青天”了。
巨頭企業通過合并和剝離雙劍合并的方式,強者愈強,談判定價的能力也更強了,于是化工巨頭發布漲價函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
相關新聞